2024年4月29日
站内搜索
返回首页 站点导航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 教育科研 > 优秀论文

素质教育着眼点是知识转化为能力

  发布时间:2012/4/19


  

 

 

    作者十分注重知识转化为能力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先后撰稿《学历是“船” 能力是“帆”》、《莫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当儿戏》、《重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有“才”才能干得好、不“干”也不会有才》等博文畅谈自己的观点,本人始终认为,高等院校是培养适应国家发展与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的基地,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战略方针,为国家发展与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合格建设人才。衡量高等院校的工作,其基本标准,就是看培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是不是符合国家社会实际,能不能适应国家发展与建设的特点,受不受社会的欢迎。这应该是高等院校一切工作的着眼点。


  一、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作为一个高等院校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呢?知识,就其内容来说,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事物的属性与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知识的构成方式。不同职业或需要不同的知识结构,或需要不同的结构核心。理想的知识结构,是就相对的职业而言,适应职业需要的知识结构才是合理的。
    一般说来,高等院校大学生需要以下知识结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专业军事高科技知识;专业管理知识;专业应用知识等。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包括: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专业设备理论知识;数、理、化知识;语文知识和外语知识等。
  能力,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特征和技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能力是指从事专业工作所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活动的技能。其突出标志是完成专业工作任务所能达到的程度和质量。现代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观察、判断、应变、创新、预见、表达等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专业能力,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垢学府,培养学生能力首先就应体现在专业管理方面。包括:专业应用和完成任务能力。第二层次是与专业相关的能力,包括自觉提高专业水平的自觉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不断更新知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第三层次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记忆、判断、推理和想象能力,第四层次是非智力品质。在这四个层次中,专业管理能力处于整个体系的核心位置,属主体能力。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是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之转化为自己的主观世界的部分内容,以备以后需要时提取出来,在行动中发挥作用。因此,知识是提高能力的重要保证。
    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比如说大学生掌握了有关科学观察方面的知识,就会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掌握了现代专业管理知识,就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管理能力。因此,离开了知识的学习,一个人要想发展能力是无从谈起的。同时,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不具备感知的人,就很难获得理性知识。因此,能力与知识是密切联系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人知识的多少不能完全表明他的能力的大小。有的人读了不少的哲学书,具有不少的“辨证法、一分为二”的知识,但他并不一定就能通过所学的这些知识把某个问题处理好。有的人学了不少现代专业高科技知识,但他并不一定就能做到实际运用。这主要的原因,是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有一个内储和外储的过程,通过内储和外储的潜移默化,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显示出它的决定作用。


  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客观依据


  当今社会,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能力则是对知识的具体运用,二者必须紧密结合,才能有威力,出成果。现在也有很多科技成果来自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如果没有那个工作环境,光有知识也造就不出高的科技成果。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是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使之转化为自己的主观世界的部分内容,以备以后需要时提取出来,在行动中发挥作用。因此,知识是提高能力的重要保证。
  第一、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专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能力是挖掘知识宝库的钥匙。二者不可偏废。专业人才的成长,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按其专业能力的增长和工作实绩逐步提升,学生毕业就业后,有无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便可充分显露出来;二是流动性大,循环快,第一任职能力弱,踢不开“头三脚”的,往往很快就会淘汰。改做其它工作,其继续发展潜力也就无从谈起。三是按照专业培训体制,一般需经本科、硕士、博士(包括博士后)层次的培训。这种培训,也是为了更新知识,从而为培养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所以,高等院校应把立足点放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上。并适当考虑发展潜力。
    第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这在当前来说已引起各类高等院校领导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但就实际情况看,距这个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无论研究性或应用性的各类高等院校都必须把如何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作为当前深化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应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适应国家发展与建设的需要。今后预测国家发展与建设的突出特点是,科技含量高、专业流动大、专业空间广、设备现代化、技能标准高。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仅需知道所面对的专业设备的原理、性能,还要熟练掌握专业设备的维护、其工作技术性能,使人才和设备性能得到最有效地运用。作为高等院校,从现在起,就必须培养和造就高等院校大学生冷静、果断、机智、淡然的管理能力、掌握和维护、使用现代化设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必须经过系统的知识学习。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为理论服务,把这二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把知识转为能力的目的。


  
三.着眼把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做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肩负着创新知识和造就人才的双重责任,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迫切需要高校院校培养岀一批又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也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与使用,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转化”问题上,以打牢学生基础知识为主,挖掘学生潜能意识,克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倾向。有一种观点认为,能力只有通过应用知识的训练,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于是,有的高等院校把提高学生的能力的主要途径放在了开设第二课堂、模拟训练,社会实习等等。不重视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应该说,这的确是一种提高能力的好办法。但如果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个方面上,其结果既不可能使知识做到有效的迁移,又不可能使能力得到高层次发展。由于基础知识未打牢,专业没有学好,势必造成知识结构的“残缺”,以至在未来使能力形成的水平受到限制,缺少后劲和发展潜力。用一个通俗的比喻说,打知识基础与加强能力培养犹如锻造一把斧头,知识是斧背,能力是斧刃,斧背宜宽厚,斧刃宜锋利。没有斧背,锋刃是不会出现的;但没有斧刃,斧背再宽厚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高等院校首先应该把打好坚实宽厚知识与锻炼敏锐的头脑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能力是在掌握厚实的知识基础上加以发展的。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学生从知识的学习到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乃至转化为工作能力,必须经过不同阶段的实践和锻炼。但是,如果要求刚出校门的学生就是一个完全称职专业人才,是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
    事实上,有的学生也进了校门,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能展现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学生,跟老师在前人走过的路上前进可以,但是离开了老师所讲的内容,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拿出自己的创见来,就不一定行了。缺少能力的学生,他们的知识犹如一箱箱炮弹,可是一无炮车(能力)二无瞄准仪(知识)所以很难发挥作用。实际上,多数情况是能力强知识不够的问题。当然,也有学生能力很好,知识缺乏,或知识不错,能力缺乏者。这样的学生,除非将来再到院校和社会“回炉”,否则很难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有“后劲”的学生。多是比较注意能力锻炼的。这正是说明了,知识与能力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的。所以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贬低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要讲究课程的科学性、内容的统一性、对象的适应性。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全部课程,从表面上看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两点:(1)有的课程设置,还缺乏科学论证,并不是根据教学对象的需要开设的这种多少因照顾而设置的课程,目前虽然不多,但它毕竟损害了课程设置的严肃性,而且还会产生示范作用,形成连锁反应。(2)授课内容随意性大。诸如节外生枝、生拉硬套、架空分析、空泛说教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特别是有的课程,尚缺乏完整、系统的教材,教学内容又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经常调整充实,这就增加了主观随意的可能。比如有的课题,可以选择这几个问题讲,也可以选择另几个问题讲,可以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从另几个角度讲,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游离教学目的。
    当前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规划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特别需要加强人文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权应该有所集中,以保证宏观规划的统一性。同时要搞好微观控制。由于教学活动的年体性强,为了防止“走题”、“变调”,搞好微观控制是有必要的。搞好微观控制首先要有稳定的教学大纲,而且要增强老师、学生的法规观念,严格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活动,并且有计划地组织试讲和听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持教学的统一性和一贯性。所谓统一性就是各学科教学都应十分明确培训目标要求,并且严格按照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学生学到知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去满足任职需要,如果学生学了很多知识,根本不愿干、不会干,就没有达到教学要求。我们只有在这个问题上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才能谈得上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这理应成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因为我们的老师经历不尽相同,各种学科又各具特点。往往能在“教好这门课”的层次上下功夫,这自然是对的,而在“教好这门课干什么”的层次上想得少,或者想得不切学生的专业任职实际。这就需要特别注意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目的,统一大家认识,形成教学法规,内化为老师的需要,并规范教学行为。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避免自相矛盾,彼此抵消,前后脱节,有头无尾的现象,只有克服这些现象才能形成教学合力,保持教学效果的积累。
    第三、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考知识与考能力相结合的考核制度。长期以来,高等院校采用的考试形式一般都是开卷与闭卷。这二种考试形式,其优点是能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此门功课的掌握情况。缺点是容易“一锤定音”。实事上,有时会出现二种情况,一种是“高分低能”,另一种“低分高能”。因此,这就要求既要考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要注重考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试题类型上,可采取判断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等,在考核方法上,可采取实际操作,虚拟作业和想定作业等等,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临近毕业时,可组织专家考核组,对学生入学以来的各门课程进行抽查考核。抽查考核方法可采取撰写论文和论文答辩、突袭式提问、设置难题解答等。因为这些考核过程,学生必须调动过去所学全部知识,才能解答这些问题。而调动这些知识,则又是一个判断、应变、创新、预见的能力过程。能够全面体现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
    第四、要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导向作用首先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上。动机来源于需要,而需要总是指向一个特定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只有在有可能实现时,才能形成动机。就学生的情况看,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需要补充、强化某学科知识;有的需要取得某科学历;有的是因为“要面子”才来学习的,并无明确的需要。因此,根据培养目标,帮助学生确立第一任职的需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未来使命,将它作为在院校深造过程的主攻目标,才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老师是实现“转化知识为能力”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比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材的编写,教学形式的选择,各种教学因素的协调,直至讲课、实验、实习、毕业考核等全部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对学生能力的提高都起着主导作用。
    第五、老师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所说的话,比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且受他们鄙视的人所说的话,他们接受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从后者口中说出的即使最崇高的思想,也会变成可憎恨的东西。”所以说老师在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的工作中,担负着极为重大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综上所述: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根本途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提高能力的磨刀石,也是检验能力的试金石。在当今社会中崭露头角的人才,大都是从基层起步,经过十分艰苦环境的磨练,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创造出实绩,才脱颖而出的。人要对社会发生作用,必须具有一定的才能,人们对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也就是才能释放过程,为要释放才能,首先要不断吸收知识,一个人的才能就是在吸收、释放、再吸收、再释放的无限循环中增长起来的,专业建设人才更应如此。





 相关新闻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的研制与应用 2006/11/2
 物理素质教学论文:中学物理教育与素质教育 2011/7/1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减负 2011/1/8
 新课标下化学教育的转变 2011/1/8
 算出一节课最精彩的时间 2011/1/8
 “双开”考试:改善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1/7/1

主办:独山中学 制作:独山中学信息中心
地址:六安市独山镇  联系电话:0564-2911099
皖ICP备11001872号-1六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