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
站内搜索
返回首页 站点导航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 教育科研 > 优秀论文

让备课有更多的研究性元素

  发布时间:2012/5/15


  

 

 

    一、备课与教学研究

  备课即设计。通俗地讲,设计就是按一定的“计”来设立有关项目和有关程序。这个过程,就是研究。在这里,“课”就是教学,“备”就是研究,因此所谓“备课”就是“研究教学”。与一般的教学研究不同的是,它不是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它是研究一堂具体的课如何上,着眼于“如何行动”。因此更准确地说,备课就是研究如何行动。
  我们教师天天都在备课,但是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天天都在“研究”。因此我们就没有按照“研究”的要求来对待备课。我们提倡教师要积极开展教学科研,不是要求教师放下手头的教学工作,另搞一套,而只是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或者换一句话说,按研究的要求,改造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
 
  二、教学改革与备课的功能改造
 
  备课的功能改造与教学的改革相关。传统教学是执行教案设计的步骤。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强调,教学的过程不是备课的执行过程,而是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样,备课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备课不再是教学方案设计记录,而是生成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准备,指导思想的准备,方法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知,是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提供支持。换一句话说,备课对教学来说还处于“未定”状态。正因为是“未定”,所以备课必须从“方案设计”的层面上退下来,退到为方案设计作准备的层面上。这种“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传统的备课是为教学提供一个蓝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备课是为教学提供确定蓝图的依据。简明地说,过去,备课是教学的脚本;现在,它应该是研究的记录。
 
  三、备什么:备课内容的大调整
 
  备课需要从“教学方案”的层次退到为设计方案作准备的层次上来,这一变化首先要体现在备课内容上。备课备什么?过去,我们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过程方法。这三大块内容都属于“教学方案”的内容,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备课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课堂里出现了与我们备好的课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原来的备课,二是迫使学生按照备课里的设计来理解和学习。原有的备课内容的情况,只能有这两种选择。
  备课的功能得到了改造,内容也必须改造。改造的方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都应该纳入到备课的范围里来;第二,是更重要的,我们也许可以不提出具体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过程方法,但我们必须对教材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过程方法的基本原则有深刻的把握。这两个方面,都包含了丰富的研究性因素,属于“研究性备课”。在这种研究性备课的情况下,课堂里出现任何情况,我们都可以根据我们在课前的研究灵活应对。
 
  四、备课的呈现方式
 
  目前备课的形式主要是“教案”。这是从“教”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的。实际上,备课并不只有这一种形式,还有所谓“学案式备课”,这是从“学”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的,它的格式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材料,学生的学习困难及其克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等。还有所谓“材料式备课”,就是从为教学准备充分的材料的角度来备课,包括背景材料、文本材料、研究材料、教学材料,教师对材料烂熟于心,在课堂里与学生一起协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就在这种“协商”中明确或形成。还有所谓“研究式备课”,教师从“研究”的角度来把握文本,从“研究”的角度来考察教学的基本原则。备课就是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和成果的记录。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的备课形式尚未定型,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五、《致女儿的信》的备课及分析
 
  下面是一位教师关于《致女儿的信》的备课: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略。主要内容是关于这篇课文的基本认识。)
  (二)问题研究

  1.怎样理解作者的爱情观?

  作者在这封信里谈论爱情,主要是谈“情”与“性”,或人的“精神性”与“生物性”的关系,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贯穿在作者所有爱情论述中的一个主旋律(见作者著《爱情的教育》)。但是,毋庸讳言,“性”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作者曾批判“西方资产阶级”受弗洛伊德“性本能”学说的影响,夸大了本能、****对于人格的作用。对此,我们应客观而辩证地分析。作者之所以强调他的爱情观,既是与当时苏联弘扬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合拍的,也是和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中学生)有关的。我们在和学生研讨课文及爱情问题时,应该坦诚而审慎地把握“情”与“性”的分寸,不能偏执一端。
  另外,爱情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课文及作者其他的爱情论著,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此不应求全责备。

  
2.怎样理解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中,上帝是世间万物(包括物质与精神)的主宰,是弱小卑微的人类的救世主,是人们心灵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皈依。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上帝的威严渐趋幕后,人类自己开始登上历史的前台。文中这句话,即表现了坚定乐观的人本主义信念。在故事的最后,“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于是,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练习说明]

  (一)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此题意在让学生把握全文的主旨和脉络。
  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神里读到了“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这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二)联系全文,讨论下面三句话的深层含义。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此题意在让学生理解文中的哲理,学生只要有所领悟即可,不必统一认识。参考答案如下:
  1.这一句饱含了人生哲理的话语,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就课文而言,在异性或爱人之间的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机警,才可以和谐相处、共创幸福。
  2.故事中,上帝没有创造爱情,起初,他仅仅把人看作一般的生物;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爱情。爱情的无法毁灭使上帝从“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但最终“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在“伫立凝视”中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连亲临宇宙的上帝都无可奈何,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文章结尾说:“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
  “如果不善待爱情,便不能提高到人类美这一高度,就是说它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但尚未成为真正的人的一种生物罢了。”这些话都很好地解释了“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的含义: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不是动物的根本标志。
  (三)作者在另一封给女儿的信中谈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人的爱情应当不仅是美好、诚实、坚贞的,同时也应该是理智和慎重的、机警和严肃的,只有那样的爱情才能带来欢乐和幸福。”深入理解这段话的含义,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此题意在延伸课文内涵,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爱情的真谛。
  [教学设想]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文学作品和大众文化(影视、歌曲、杂志等)对爱情的渲染,更催化了他们对爱情的好奇与遐想,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初涉“爱河”。但“什么是爱情”,是需要人生的经历和“智慧”的积累,才能给自己一个答案的。教师可以借助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借鉴他人的“生活的智慧”,好好思考与品味爱情的含义。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动人故事,少一些抽象的教条。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略。是关于作者的基本情况的介绍。)
  二、苏霍姆林斯基论爱情(略。是关于作者对爱情的若干观点的资料。)
  评析:
  第一,从功能方面来看,这个备课不再是教学的安排,而是围绕教学而做的全方位的准备。它不是教师用来教课的“脚本”,而是教师为教课做的准备。它不仅仅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的“准备”和“做准备”的过程的记录。
  第二,从内容方面来看,这个备课不仅包括教学设计,还包括对课文的研讨,对教材的某些要素的理解,包括与这篇课文有关的资料。较之其他方面,教学设计相对很简略,而把具体的上课的步骤留给了课堂的现场发挥和临场应变。备课的范围明显比传统备课要广得多。它实际上是把与教学有关的一切都纳入到备课的范围。尤其对资料比较重视,对教材的分析也很具体。
  第三,从形式上来看,它分为四个部分:课文研讨,练习说明,教学设想,有关资料。这与教师们熟悉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完全不一样。而“教学设想”这一块,则只有基本想法。这些想法一是不全面,二是尚没有操作过程设计。这一切都有待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生成。
  我的主张是,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文,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备课。功能、内容、形式都应该允许有变化,不要什么情况下都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那一套。应该让备课有点研究的意思,应该尽量去除备课的程式化的运作因素。尤其是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水平比较高的教师,应该允许他们有一些创新。





 相关新闻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的研制与应用 2006/11/2
 物理素质教学论文:中学物理教育与素质教育 2011/7/1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减负 2011/1/8
 新课标下化学教育的转变 2011/1/8
 算出一节课最精彩的时间 2011/1/8
 “双开”考试:改善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1/7/1

主办:独山中学 制作:独山中学信息中心
地址:六安市独山镇  联系电话:0564-2911099
皖ICP备11001872号-1六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