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站内搜索
返回首页 站点导航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 教师频道 > 校务公开

盘点教改五大热点:直面改革瓶颈回应群众关切

  发布时间:2012/1/4


  

 

 

    2011年12月30日上午9时,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法制办等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询问”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知情权的方式之一。“专题询问”则指针对特定议题,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地进行问答,比起一般询问增强了刚性和制约力,有利于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

  据了解,此次关于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专题询问,是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继中央决算、保障性住房建设两个专题询问之后组织的第三场专题询问。共有12位常委会委员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问题,涉及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人才培养、校园安全等领域,是近年来专题询问联组会议提问最多的一次。大家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正如主持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所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面推进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是新时期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加大投入

  把钱用在刀刃上使用好管理好

  吴启迪委员率先提问,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我相信能够做到,关键是未来如何建立一个保证教育投入可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

  “中央政府在教育支出的责任当中占到20%左右,中央政府应当带头充分发挥这种表率作用,努力增加本级的教育支出。各地能否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如期实现4%的目标至关重要。”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说,“2012年和2013年年初,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对各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形成报告上报国务院,以便中央政府进行监督和问责。2012年实现4%以后,各级政府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并构建可持续增长的机制,使教育经费的增长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据张少春介绍,2011年1月到11月,全国公共预算安排的教育支出达到12332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8%,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1.5个百分点。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也比上年同期提高0.16个百分点。教育费附加征收1231亿元,同比增长46.5%,地方教育附加征收6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9倍。张少春说:“我们判断,今年的趋势比去年还要好。”

  “教育经费有了较大增长之后,如何保障这些经费使用更合理、更科学?是否考虑把国家教育经费详细账目向社会公开以接受监督?”朱永新委员紧接着问道。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总的精神是要紧紧围绕“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任务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这两项重大工作,把钱用到刀刃上,使用好、管理好。在使用上,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做到四个“倾斜”: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特殊困难学生倾斜,向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倾斜。管理方面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资金风险为核心,加强分配制度、监管制度、纪检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使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始终处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促进公平

  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关键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请问,影响均衡发展的阻力在哪里?有什么硬性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另外,我国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请问中央财政将采取什么措施,进一步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差距?”高洪委员一连提出几个问题。

  袁贵仁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项很艰巨很复杂的工作,难就难在对于学校均衡不均衡,硬件指标达到不容易,但软件方面可能更难。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学校除了硬件不均衡之外,还有学校长期形成的校风、传统、特色。均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可能有全面均衡、绝对均衡,均衡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在发展中不断推进,实现相对均衡。

  对于下一步推进的措施,袁贵仁说,第一,以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均衡。这是均衡的基础。第二,以教师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均衡。教师资源均衡是均衡的关键。第三,以优质资源共享推进均衡。第四,以强化督导评估推进均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共同发展,不是要千校一面,而是要在基本均衡的前提下鼓励各个学校办出特色、风格,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促均衡、在均衡中促发展。

  张少春补充说道,中央财政近年来在制定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时,都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给予了必要倾斜。一是在计算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均衡性转移支付、工资性转移支付中,中央财政把教育作为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二是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家助学体系、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重大政策、措施中,都向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予以倾斜和大力支持。三是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政策设计和经费分担比例上,始终注意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四是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五是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拿出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提高质量

  优化教育结构布局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委员们对人才培养质量非常关注,先后有5名委员的问题与教育质量有关。

  刘德培委员问道,在推进教育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的教育,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和创新实践的教育?

  “当前培养创新人才,重点要从转观念、改模式、强师资三个方面入手。”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进一步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树立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树立以学生评价为先的理念。核心是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探索形成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适应创造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体制机制。还要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和保障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吕薇委员提出,教育如何根据经济发展需要的变化,优化结构和布局。杜玉波将结构调整的任务概括为一个导向和两个重点。“一个导向就是要使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两个战略重点,一个重点是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个重点是在区域结构上,要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杜玉波如是说。

  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补充说,发改委2012年准备启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强中西部高校的基础办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发展。他特别提到,从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来看,有两条要做,一是稳定高等学校的教育规模,二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贺铿委员对高校教学评估的效果提出了疑问。袁贵仁说,对高校实行本科教育评估是高教法规定的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通过评估要巩固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要促进办学条件的改善,以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建设。在以往的评估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评估标准、评估手段比较单一,工作存在着简单化、形式化的倾向。今后我们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改进评估方式,提高评估质量,达到评估的目标。

  程津培委员想了解教育部在加强德育工作方面的做法。袁贵仁表示,我们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吸引力、感染力不够等问题,下一步重点要在“四个加强”方面下工夫,加强课堂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实践育人,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邓秀新委员提出,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仅仅依托于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就需要工厂、企业等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杜玉波坦言,实践能力培养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要完善激励政策,调动各方积极性。实践育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有必要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承担学生实习实践业务是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的职责义务,明确政府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实践育人的责任。

  保障安全

  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校车制度

  近期连续发生多起接送学生上学放学的车辆交通安全事故,让校车问题迅速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索丽生委员就此提问:“有关部门打算采取哪些措施切实保障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

  朱之鑫回答说:“多起校车事故的发生让我们的心情非常沉痛。国务院法制办、教育部、公安部、发改委、财政部等10多个部门立即行动,已经制定《校车安全条例》(草案),正在向社会征求意见。目前我们成立了四个研究小组,从校车的生产、校车的配置、校车的运营和校车的安全管理四个方面,对15个主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校车制度。”朱之鑫说,要明确政府的主导责任,还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刀切。正在征求意见的《校车安全条例》就设置了一个为期3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里,用于接送学生的校车不能满足要求的,可以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使用其他取得校车标牌的载客汽车。

  针对委员提出的校园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的现象,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分析说:“一方面因为当前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刑事犯罪的高发期,这必然反映到校园的安全上,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地方和单位思想比较麻痹,对校园安全措施不够重视、不够落实。公安机关要同教育和综治等部门一道,扎扎实实地抓好校园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意识,为学校各种开放性的活动创造安全条件,为学生外出和教育实践等活动提供安全的保障。”

  姚建年委员的问题透出几分尖锐:“并校不能搞一刀切,就近入学可以明显降低安全隐患,请问,如何进一步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袁贵仁说,布局调整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提升了教师配备水平,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总体上是应当肯定的。但一些学校的撤并中,也存在工作简单化、程序不规范,以及撤并后办学条件没有跟上的问题,这是应当予以改进的。

  袁贵仁提出了解决布局调整后存在问题的几点原则,一是明确学校撤并的思路原则,要慎重对待学校的撤并,不具备条件的不予撤并,对需要保留的教学点要坚持办下去,而且要办好。二是明确学校撤并的工作程序,要建立学校布局调整的听证和公示制度,充分听取学生家长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意见,对经过科学论证和严格程序予以撤并的学校,也要先建后撤,解决好不住宿学生的交通问题,解决好住宿学生的生活保障问题。三是应对学校撤并带来的新情况。要改善寄宿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要办好有需求的教学点,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建立校车制度,规范校车的运营管理,解决好学生的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

  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为了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教育规划纲要部署了八类教育,委员们询问的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丛斌委员认为目前职业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他想了解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国有大型企业自办职业教育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有没有相应的举措。

  杜玉波回答说,在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都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从最近10年来看,全国中职和高职的年招生数翻了一番多,分别占同级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委员提到的国有大型企业兴办教育的问题,就是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杜玉波说,为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我们将抓三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二是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三是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今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接着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必由之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把畅通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等三个方面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在全社会,特别是在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中树立劳动光荣、技能成才、技能就业的理念,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民办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以新委员关注民办教育,他说,“相关部委正在联合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请问这些意见何时出台?是否能够解决民办学校定位、教师待遇等问题?”

  袁贵仁说,民办教育为国家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正像严以新委员所说的,由于我们国家民办教育真正的恢复和兴起时间还不长,我们对民办教育发展的规律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有关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已有的法规政策也有不少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发展民办教育的思路就是要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把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

  最近,教育部成立了民办教育办公室,充实了管理服务的力量,加强了民办教育全国调研,梳理了民办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袁贵仁指出,对民办教育要平等对待,要保证民办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学位点审批、对外交流等方面享有同公办学校同样的待遇。要依法推动民办学校教师在职称评定、工龄计算方面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要落实民办学校学生在升学、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生活困难补助、就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权利。对民办教育还要大力扶持,规范管理,推进改革。我们将积极推动试点,形成完善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体制和扶持政策,推动民办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气氛热烈。委员们提问踊跃、直指要害,应询者坦诚回答、毫不回避,不知不觉中,时钟悄悄指向了12时。

  一个个紧追不放的“提问”,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的庄严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实效也在这一问一答中得以展现。

  一个个深思熟虑的“回答”,是国务院相关部委推进工作公开透明、接受人大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诚意体现,国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和信心也在这一问一答中得以彰显。





 相关新闻

 省政府与教育部在京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 2011/3/14
 文科专业大辞典 2011/5/9
 历史材料解析题应先看设问 2011/5/9
 解读地理高考复习策略 “看图说话”加深记忆 2011/5/9
 紧抓语文大作文5大“审题”诀窍 2011/5/9
 高考文科生该如何攻克数学堡垒? 2011/5/9

主办:独山中学 制作:独山中学信息中心
地址:六安市独山镇  联系电话:0564-2911099
皖ICP备11001872号-1六安新闻网